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电暖器pdf

来源:bob官网网站    发布时间:2025-02-03 17:03:43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包括:前壳结构;风道结构,设于前壳结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及设于风道壳体的风轮,风轮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驱动组件,设于风道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风轮以驱动风轮转动;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组件,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风道壳体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风道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容设电连接线的风道走线通道。上述电暖器,在不增加多余零件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新的电连接线走线线路,有效解决了电暖器装配过程中电连接线聚集而不易安装的问题以及因电连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0406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4.23 (21)申请号 4.6 (22)申请日 2020.08.14 (73)专利权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金 鸡西路 (72)发明人 周宇陈秋杉张毅廖泓斌 彭金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刘佩 (51)Int.Cl. F24D 13/00 (2006.01) F24D 19/00 (2006.01) F24D 19/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暖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包括:前壳结 构;风道结构,设于前壳结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 壳体及设于风道壳体的风轮,风轮的中心轴线沿 第一方向延伸;驱动组件,设于风道壳体在第一 方向上的一端,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风轮以驱动 风轮转动;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驱 动组件,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风道壳体在第 一方向上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风道壳体上形成 有用于容设电连接线的风道走线通道。上述电暖 器,在不增加多余零件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新的 电连接线走线线路,有效解决了电暖器装配过程 中电连接线聚集而不易安装的问题以及因电连 U 接线走线扎堆而引起得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8 1 6 0 4 0 3 1 2 N C CN 213040618 U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电暖器包括: 前壳结构(10); 风道结构(50),设于前壳结构(10),所述风道结构(50)包括风道壳体(52)及设于风道 壳体(52)的风轮(54),所述风轮(54)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驱动组件(70),设于所述风道壳体(5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70) 传动连接于所述风轮(54)以驱动所述风轮(54)转动;以及 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70),所述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壳体(5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驱动组件(70)的一端; 其中,所述风道壳体(52)上形成有用于容设所述电连接线)的风道走线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 (52)背离所述风轮(54)的一侧端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 (5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且所述风道走线通道沿所述第一方 向自所述风道壳体(5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风道壳体(52)的另一端。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壳体(52)包括风道壳体本体及 多个限位件,所述多个限位件突设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 间隔设置以共同界定形成一条所述风道走线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 一侧设有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每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件(521),两个所述第一 限位件(52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521)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间 隙,所述第一限位间隙用于夹持所述电连接线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 有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位于 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之间,所述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 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件(523),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523)在所述第二方 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523)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间隙用于 限制所述电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 有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三限位件(525),所述至少两个第三限位件 (525)位于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三限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 置,每个所述第三限位件(525)的一端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 第三限位间隙,所述第三限位间隙用于限制所述电连接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三限位件 (525)相对所述风道壳体本体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23)相对所述风道壳体本体的 高度。 9.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三限位件(525) 在所述第一 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2 2 CN 213040618 U 权利要求书 2/2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壳结构(10)形成有 前壳走线通道,所述前壳走线通道用于固定所述电连接线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壳结构(10)包括前壳结构主体 及多组前壳限位组件(14),所述多组前壳限位组件(14)突设于所述前壳结构主体朝向所述 风道结构(50)的一侧,所述多组前壳限位组件(14)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前壳走线页 电暖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0002] 跟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电暖器作 为一种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取暖产品,可在寒冷的冬季有效提升室内环境和温度,提高生 活环境的舒适度,从而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0003] 而随着用户对生活电器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不管是高端电暖器还是低端电暖器,都 日益趋于简洁化、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以使用户得到满足的需要。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对电暖器 的整体结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暖器的内部走线就犹如整个机器内部的血液系统, 合理的走线能使得电暖器的运作更加系统、流畅,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电暖器运行 的安全风险隐患。 [0004] 但是,由于现有的电暖器的结构缺陷,导致电暖器内部的走线结构比较集中,从而 为电暖器的装配带来了不便,而且在一些空间窄小的地方非常容易导致线路扎堆的现象,进 而引起电路安全风险隐患事故,不利于电暖器的逐步发展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暖器内部的电连接线走线比较集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暖 器,该电暖器可以的达到避免电连接线走线] 一种电暖器,所述电暖器包括: [0007] 前壳结构; [0008] 风道结构,设于前壳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及设于风道壳体的风轮,所 述风轮的中心轴线]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于所述风轮以驱动所述风轮转动;以及 [0010] 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延 伸至所述风道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 [0011] 其中,所述风道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容设所述电连接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背离所述风轮的一 侧端面。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走线通道形成于所述风道壳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 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且所述风道走线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风道壳体的一 端延伸至所述风道壳体的另一端。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包括风道壳体本体及多个限位件,所述多个 限位件突设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界定形 成一条所述风道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有两组第一 限位组件,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 两端,每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方向 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间隙,所述第一限位间隙用于夹持所 述电连接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组 件的一侧设有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位于两组所述第一限位 组件之间,所述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第二限位组 件包括两个第二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 限位件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间隙用于限制所述电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 上移动。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组 件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三限位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三限位件位于两组所述第一限位组 件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三限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限位件的一端 与所述风道壳体本体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三限位间隙,所述第三限位间隙用于 限制所述电连接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 [0018] 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三限位件相对所述风道壳体本 体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所述风道壳体本体的高度。 [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 有一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结构形成有前壳走线通道,所述前壳走线通道用 于固定所述电连接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结构包括前壳结构主体及多组前壳限位组件,所 述多组前壳限位组件突设于所述前壳结构主体朝向所述风道结构的一侧,所述多组前壳限 位组件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前壳走线] 上述电暖器,由驱动组件引出的电连接线可通过风道走线通道限位于风道壳体, 相较于现存技术中仅利用前壳结构可以进行走线,在不增加多余零件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新的 电连接线走线线路,有效解决了电暖器装配过程中电连接线聚集而不易安装的问题,且使 电暖器的走线线路较为分散,解决了因电连接线走线扎堆而引起得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暖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所示电暖器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图2所示风道结构的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图3所示风道壳体的正视图。 [0028] 附图标号说明: [0029] 100、电暖器;10、前壳结构;14、前壳限位组件;30、发热体组件;50、风道结构;52、 风道壳体;5212、风道底壁;5214、风道顶壁;5216、第一风道侧壁;5218、第二风道侧壁;521、 5 5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 3/6页 第一限位件;523、第二限位件;525、第三限位件;54、风轮;70、驱动组件;90、电连接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 技术人能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3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非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 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 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 方式。 [0036]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暖器100,用于将热量输送至室内环境以提 高室内环境和温度。 [0037] 具体地,电暖器100包括前壳结构10、发热体组件30、风道结构50、驱动组件70以及 至少一根电连接线与风道 结构50之间,风道结构50包括风道壳体52及设于风道壳体52的风轮54,驱动组件70设风道 壳体52一端,驱动组件70与风轮 54传动连接以驱动风轮54转动。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结构等其它结构。 [0038] 其中,风道壳体52形成有风道走线通道,风道走线通道的直径大于电连接线的 直径以容设电连接线引出的电连接线可通过风道走线, 相较于现存技术中仅利用前壳结构10进行走线,在不增加多余零件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新 的电连接线的走线线装配过程中电连接线聚集而不易安装 的问题,且使电暖器100的走线线路较为分散,解决了因电连接线走线扎堆而引起得安全 隐患问题。 [0040]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具体地,前壳结构10大致呈半圆筒状结构,前壳结构10的 横截面大致呈半圆弧形。在下列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前壳结构  1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 为前壳结构10的宽度方向,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理解,前壳结构 10的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需要。 [0041] 发热体组件30在第三方向上层叠设于前壳结构10的内侧面,发热体组件 30在通 电后可散热热量以实现电暖器100的制暖效果。可以理解,发热体组件 30的具体构造不限, 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0042] 风道壳体52层叠设于发热体组件30远离前壳结构10的内侧面的一侧。风道壳体52 包括风道壳体本体,风道壳体本体包括风道底壁5212、风道顶壁5214、第一风道侧壁5216以 及第二风道侧壁5218。其中,风道底壁5212与风道顶壁 5214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 风道侧壁5216与风道壳体52第二侧壁连接于风道底壁5212与风道顶壁5214之间,第一风道 侧壁5216与第二风道侧壁5218 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风道侧壁5216与第二风道侧 壁5218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0043] 如此,风道底壁5212、风道顶壁5214、第一风道侧壁5216以及第二风道侧壁5218围 合形成风轮安装空间。风轮54安装于风轮安装空间内,风轮54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风道底壁5212与风道壳体52分别位于风轮54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一风道侧壁5216 与第二风道侧壁5218分别位于风轮 54径向上的相对两侧。驱动组件70设于风道底壁5212 背离风轮安装空间的一侧而位于风道壳体5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 [0044] 风道壳体52还包括限位件,多个限位件突设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和/或第二风道 侧壁5218朝向发热体组件30的一侧端面,位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或第二风道侧壁5218上的 多个限位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共同界定形成一条风道走线通道,且风道走线通道沿第 一方向自风道壳体本体设有风道底壁5212的一端延伸至风道壳体本体设有风道顶壁5214 的一端。如此,风道走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从而将电 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或相对两侧。 [0045] 可以理解,风道壳体52可仅形成有一条风道走线通道,该风道走线通道形成于第 一风道侧壁5216或第二风道侧壁5218,风道壳体52上也可形成有两条独立得风道走线通 道,两条风道走线通道分别形成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与第二风道侧壁5218。 [0046] 下面以形成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的风道走线通道为例,对形成风道走线通道的 限位件进行详细描述。 [0047]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突设有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两组第 一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从而将电连接线页 两端限位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 [0048] 每组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件521,两个第一限位件521在第二方向上间 隔设置,每个第一限位件521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卡钩部,第一连接部自第一风道侧壁 5216沿第三方向延伸,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间隙,第一卡钩部连接于第一连 接部远离第一风道侧壁5216的一端,任意一个第一限位件521的第一卡钩部朝另一个第一 限位件521的所在方向弯折延伸,因此两个第一卡钩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卡持间隙在第 二方向上的宽度。 [0049] 如此,电连接线可穿过两个第一卡钩部之间的间隙限位于两个第一限位件521 之间形成的第一限位间隙之间,由于两个第一卡钩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卡持间隙在第二 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可有效防止电连接线从第一限位间隙中脱出。 [0050]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还突设有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至少两组第二 限位组件位于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之间,至少两组第二限位组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 组第二限位组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限位件523,两个第二限位件523之 间形成第二限位间隙,第二限位间隙用于限制电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0051] 进一步地,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还突设有至少两个第三限位件525。至少两个第三 限位件525位于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之间,至少两个第三限位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限 位件52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风道侧壁5216,第三限位件 525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以与第 一风道侧壁5216在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限位件525与第一风道侧壁5216之间形成第 三限位间隙,第三限位间隙用于限制电连接线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0052] 优选的,如图4所示,在第三方向上,第三限位件525相对第一风道侧壁 5216的距 离H2小于第二限位件523相对第一风道侧壁5216的高度H1,从而使电连接线不会沿第三 方向从第二限位组件中滑落掉出。 [0053]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每个第三限位件52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第二 限位组件,因此第二限位组件在第三限位件525的左右两侧对电连接线在第三方向上的 位置进行了有效限位。更具体地,第一风道侧壁5216上设有两个第三限位件525与四组第二 限位组件,每个第三限位件52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一组第二限位组件。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分散电连接线包括前壳结构 主体及多组前壳限位组件14,多组前壳限组件突设于前壳结构主体内侧面,多个前壳限位 组件14共同形成用于固定电连接线的前壳走线] 具体地,每组前壳限位组件14包括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壳限位件,相 邻前壳限位件之间形成前壳限位间隙以限位电连接线。可以理解,前壳限位组件14的数 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 [0056] 上述电暖器100,由驱动组件70引出的电连接线可选择地限位于风道走线通道 或前壳走线通道,从而为电连接线的走线提供了多种选择,避免了电连接线聚集,消除 了因为走线扎堆引起的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了电暖器100的安装效率,且有效降低了电连接线 的长度与成本。而且,由于风道走线上的限位件形成,因此在无需使用其 它固定工具、无需占用其它空间的情况下,依然可电连接线进行相对有效固定,减少了不必要 的零件与装配工时。 [005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能够直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8 8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 6/6页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9 9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附图 1/4页 图1 10 10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附图 2/4页 图2 11 11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附图 3/4页 图3 12 12 CN 213040618 U 说明书附图 4/4页 图4 13 13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原名专利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8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主办。长期以来, 知识产权出版社很看重专利数据资源的建设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已经收藏了数以亿计的中外专利数据资源。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基础知识)》课件——2-1民航安全检查工作.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bob官网网站常年销售各种规格:踢脚线电暖器,家用取暖器,工程用电暖器,电暖气,踢脚线电采暖,电暖器,取暖器,辐射式电暖器,对流式取暖器,节能环保电暖气,欧式对流电暖器,远红外辐射散热器,碳晶电暖器,碳晶墙暖等产品规格型号齐全,价格优惠,是山东电暖器厂家定点单位,深受消费者的厚爱和认可!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bob官网网站 技术支持:bob竞技体育 0538-7177991 网站地图 XML

本站关键字: 电暖器 取暖器 电暖气 电取暖 家用电暖器 踢脚线电暖器 电暖器厂家 踢脚线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