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亚冬会!集团公司受到央媒广泛关注!
这个冰雪季,乘着亚冬会的东风,哈尔滨持续优化冰雪旅游服务产品供给,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哈尔滨”“亚布力”的搜索量大增,飞往哈尔滨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7%,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约60%。2025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
“现在的冰雪大世界,真是满满的国际范儿!”冰雕师傅胡显春感叹,他已经连续18年参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设计和建造。
园区外,主形象大门“冰雪同梦”引得游客纷纷打卡。“大门的设计灵感源自亚冬会主题口号,寓意亚冬会为体育健儿搭建了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胡显春介绍,“园区内的主景观名为‘亚洲同心’,是由冰柱组成的主塔,以亚奥理事会官方会徽为设计灵感,代表亚洲人民交流合作。”
漫步冰雪大世界,一处处冰雕引人赞叹。今年,园区共设置了东亚区、中亚区、西亚区、南亚区等九大分区,用冰雕呈现各地地标景观,让游客在冰情雪韵中“游遍亚洲”。
作为哈尔滨景点中的“顶流”,春节假期,冰雪大世界共迎来超61万人次游客。其中,2月1日的单日入园游客突破10万人次,创冰雪大世界自建园以来单日入园游客数新纪录。
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洁白的雪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一辆名为“亚冬列车”的雪雕作品上,坐满了小朋友,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雪博会园区工作人员马晓琳介绍:“这个每面都刻有亚冬会吉祥物的雪雕叫‘传奇圣火’,高13米,用雪量1600立方米,是8个人花了5天建造出来的,不少游客专门前来打卡留念。”
天刚蒙蒙亮,长沙游客张进就奔向距离哈尔滨市区200多公里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昨天在中央大街感受了‘尔滨’的浪漫,今天要体验高山滑雪的刺激!”张进有9年滑雪经验,十分喜欢亚布力的亚冬会氛围,“这里是国内唯一一个两次承办亚冬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滑雪场,在这里滑雪很有仪式感。”
“为了兼顾办赛与游客度假,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改造雪具大厅、新增雪道、扩充床位,还开通了‘三山联网’工程。”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郑敏介绍,3座主峰的雪道联网后,形成了长达5公里、最大落差912米的雪道群,涵盖了从入门到高级道的各级别雪道。游客只需购买一张“三山联网卡”,便可畅滑3家经营主体的雪道。部分雪道和设施通过了国际雪联认证,可承办大多数国际A级雪上赛事。
从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驱车10多分钟,便来到扩建改造完成的亚布力西站。“改造后的站房扩大到3600多平方米,可满足约600名旅客同时候车。”亚布力西站站房扩建项目设计经理王根生说。
度假区附近,国光村、尚礼村、青山村等村庄的民宿和饭店修葺一新。“为了迎接亚冬会,政府投资改造升级亚布力旅游度假区周边村庄的基础设施。”哈尔滨市尚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车健说。“去年哈尔滨旅游爆火,店里赚了几十万元。今年又迎来亚冬会,我们的心气更足了!”青山村某饭店经理韩刚满是期待。
“Goodmorning”……近来,哈尔滨的出租车里常常传出带着东北味儿的英语。早在冰雪季到来之前,哈尔滨市出租车行业协会就组织司机学英语。亚冬会开幕后,为了给外国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的哥”“的姐”练得更加用功。
“虽然说得不太标准,但基本管用。”司机张培东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开了30年出租车,以前和外国乘客沟通只能靠比画,现在敢开流了。
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市的热门景点。往来其间,需要走一条地下过街通道,两侧共有102级步行台阶和150米的无障碍通道。上个冰雪季,有游客在社会化媒体上留言“雪天路滑,容易摔倒”,两天后,过街通道铺上了地毯。这个冰雪季,这里不仅台阶上铺设了防滑地毯,楼梯扶手也“穿”上了红色绒布。
“我们在去年11月初就搞起了‘试验’。”中央大街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马瑛鸿说,“以前楼梯的金属扶手摸着冰手,我们试用了好几种材质最终选定红丝绒,不仅触感温暖舒适,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凡事都想在游客前面,很暖心。”来自广东广州的游客李溪雪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细节。
哈尔滨文旅为什么走红?“丰富的冰雪资源是基础,市民的热情与真诚,逐渐完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是加分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总结。
当激情澎湃的体育盛会遇上“热辣滚烫”的冰雪游,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水平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让我们一起畅游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
新华社哈尔滨1月20日电(记者沈易瑾、徐凯鑫)20日11时许,由哈尔滨开往亚布力西站的D8003次列车准时开行,标志着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铁路亚冬专线全面启动。
亚冬专线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保障哈尔滨亚冬会专门制定的运输方案,其中哈尔滨至亚布力西站间增开6列“点对点”高铁列车,哈尔滨至亚布力南站间增开6列“点对点”普速列车,以满足赛事期间
1月的黑龙江气温已低至零下30摄氏度。连日来的几场降雪将亚布力镇虎峰岭裹上一层银装,山脚下的蓝色岗亭,在雪中格外醒目。
“铛铛铛——”,早上7时,一阵敲击声响彻山间。“守山人”梁骁裹着厚厚的棉袄,费力地推开被雪堵住的门,从铁皮房里钻了出来。
梁骁紧了紧领口,拿好雪杖,带上望远镜,踩着没及小腿的积雪,一步步地向远处挪着,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
39岁的梁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房建公寓段牡丹江高铁护路巡防车间的一名护路巡防员。这里是哈牡高铁哈尔滨至亚布力区间的一个铁路值守点。随着第九届亚冬会临近,动车组每天开行51趟。他每天要徒步20多公里检查高铁沿线防护网,保障高铁动车组的运行安全。哈牡高铁沿途这样的巡守岗亭多达82个,每个岗亭有一人看守,梁骁负责的是全线雪最厚的区段。
“我当过特警,翻山越岭不算啥。”线米的汉子一脚踏进雪里,抱着树才能把腿“拔”出来,没一会儿,睫毛上就挂了冰珠,喘气也粗重起来。
“这地方叫虎峰岭,因早年山中常有老虎出没而得名,海拔1080米,山高窝风,所以这里的雪也格外厚,山里野生动物多,野猪经常出没……”梁骁说着,一手撑着雪杖,按了按腰中的电棍。
巡检从早上8点开始,一天要检查两个来回,主要靠眼睛观察。他不敢走快,每个点位都要扒开雪,认真看上几遍。“高铁护网是防止动物钻进线路的,但有时动物冲撞,护网会破损,哪怕是一个小洞,也得通知人员检修,我就守在这儿,何时修好何时离开。”
梁骁检查的护网长达5公里,从高空俯瞰,似一条直线,可实际上却因为山势走向,围墙起伏不定,最高的坡点有20多米高,落上积雪,宛如冰坡。
梁骁掏出攀登鞋套在脚上,踩上冰坡,细密的铁刺牢牢地咬住冰层,他稳稳地爬了上去。
“状态良好。”梁骁掏出笔,在记录本上标注个对号。这里曾发现一处破损,修复后,梁骁每次都会检查一遍。
山里天黑得早,刚过15时,天色就暗了下来,梁骁也正好完成任务,回程的脚步明显快了许多,偶尔他会扒拉一下雪地,捡一些掉落的松树塔揣进兜里。
“我们在山里一待就是5天,食物和饮用水都是单位提前备好的。”回到岗亭,梁骁锁好房门,一面搓着手,一面张罗着晚餐。
一碗面、一包榨菜就是一顿晚餐。山里的生活单调而枯燥,梁骁把捡来的松树塔装进一个小袋子,这是他准备回家送给双胞胎儿子的礼物。
“时间到了!”指针刚至19时,梁骁麻利地收拾了碗筷,仔细地洗了脸,对着镜子整理了头发,坐在背景画前,打开手机进行视频通话。
“我没敢告诉他们我工作的环境,深山老林的怕他们惦记,就准备了这张背景画,让他们放心。”梁骁偷偷地说。
“爸爸,你吃饭了吗?”两张胖嘟嘟的小脸出现在视频里,梁骁的脸不自觉地向屏幕贴近了一些……(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张学鹏)
老百姓过大年,各地有各地的年俗,每家有每家的习惯。过年回家第一步,坐上春运列车。
“桦树皮防干燥防潮湿耐腐蚀,我们以前住的房子,还有我小时候睡的摇篮都是桦树皮做的。”春运期间,在哈尔滨开往漠河的K7041次列车上,杜辉铺开一张桦树皮,用手中的烫画笔或涂或抹,一幅连绵不绝的群山图案跃然纸上。见识到桦树皮烫画魅力的旅客们拍手叫绝。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很多南方游客来漠河旅游,我们就想开一趟非遗列车,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车展示作品,让游客边游玩边了解黑龙江的非遗。”谈起开行的初衷,列车长石磊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说。
车厢里的几张小桌前聚满了旅客,车窗上红通通的窗花、福字和挂画,更衬得车内喜庆、热闹。
突然间,一阵欢快的鸟鸣声在车厢中响起,头戴狍角帽、身穿民族服装的王佳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仅会用口弦琴吹奏民歌,还能用口技模仿极北朱顶雀、松雀等多种鸟叫声,为了展示技艺,王佳玥做足了准备。
黑龙江省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在列车上推介非遗,也能向全国人民展示大兴安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院长关卫宏说。
拿起一块红色面团,经过一番揉捏,一个“天师钟馗”的形象就有了雏形。康健的桌前聚集的游客最多,严肃的历史人物、威风的神话传说、可爱的卡通形象——他做的面塑栩栩如生。“我用的是黑龙江省特产的黑小麦,回弹性小,容易塑型。”康健一边跟旅客介绍,一边教现场游客做面塑。
“我是第一次在火车上近距离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交流、学习,太难得了。”来自山东菏泽的游客刘莹边拍照边说。
相较于其他人的热火朝天,刘金鑫的桌前则安静许多,几个女孩儿把她围在中间,看着她穿针走线岁的刘金鑫虽然年龄不大,针下的鄂伦春族刺绣作品却是磅礴大气。
鄂伦春族的绣法包括圈绣、套绣、压线绣等几十种绣法,颜色鲜艳,图案多以云卷图及动物、天空、森林等为主,体现了狩猎民族天空般的胸怀。”刘金鑫言语里透露着满满的自豪感。二
4187次列车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向内蒙古满洲里,途经虎尔虎拉、龙江、喇叭山等27个车站(包含13个乘降所点),有的地方只有一两户人家。
2023年起,哈铁面向偏远地区开起列车大集,把年货搬上车,旅客在车上就能选购到心仪的年货物品。今年,哈铁又首次将列车大集开进内蒙古,让沿线的鄂伦春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各族百姓享受便利。“打冰尜、欻嘎拉哈、成串的辣椒在墙上挂……”列车大集上张灯结彩,果蔬、山货特产、叶雕、剪纸等独具特色的商品摆满车厢,伴随着欢快的歌声,年味扑面而来。
硬座车厢里分为蔬菜区、特产区、零食区、民俗区,木架上摆满了蔬菜、糖果、工艺品等货品。
”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王金先为旅客开了药方,又悉心地叮嘱了日常需要注意的几点。“我有失眠症,以前都要坐车去齐齐哈尔看病,还要住宿、吃饭,再排队挂号,一去好几天,花销还大。
坐趟车就有专家免费坐诊。”家住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虎尔虎拉村的王大娘认真收好药方,喜笑颜开。“这是我们结合春节和铁路元素,特意设计制作的主题冰箱贴,都是手工制作的。
“货架有12个,货品百余种,今年很多南方游客都专程来坐这趟车去旅游,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推介家乡的特产。
这次再踏上这趟熟悉的车,竟让他有了“陌生感”。在程永亮的印象中,这趟车价格实惠公道,站站停,当地人出行都指望他,但是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去年我们龙江站粮食运输有3万车左右,就是我负责把这些粮食安全编组,运到省外。”程永亮随手拿起一袋龙江小米说,这就是龙江县特产,在这趟年货列车上销路特别好。三
当K7041、4187次列车的旅客们在回家途中憧憬着与家人团聚时,很多来黑龙江过年的游客正体验着独特的旅拍服务。
“披风甩一下,对,一只手掐腰,头稍微侧一点……”在哈尔滨开往亚布力南站的K5197次列车上,餐车厨师兼旅拍摄影师张鹏嘴上说着,手指连按快门,穿着欧式“公主服”的旅客,根据张鹏的指导,在车厢中不停摆出造型。
车厢里,“大雪人”“小雪花”等冬日元素的装饰随处可见,冰城街景、欧式风情、冰雪奇遇、民俗文化等主题场景对照不一样的风格的服装、妆容,让游客应接不暇。
列车上备有12套中式、欧式服装和头饰,有4个主题背景,车上贴有二维码,旅客只需要扫码预约心仪的服装、场景,就能够轻松的享受免费的旅拍服务。
旅拍团队的10名成员都是铁路一线职工,餐车厨师张鹏喜欢摄影,他先后几次去旅拍店“取经”,上网自学旅拍。
另一位列车长高杰则当起了“店小二”,端着成盘的冻梨、冻柿子,供游客随意品尝。“截至目前,我们这个临时旅拍团队已经陆续服务了近千名旅客。”张鹏说。“这趟车,我还得再坐一次,有几套衣服没拍上。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牡丹江高铁通信车间通信工于静淼和张月在山顶上忙活了10分钟,才合力拽开了冻结的光缆井盖。24岁的于静淼和其他3位20来岁的女通信工,负责检修哈尔滨至亚布力间的哈牡高铁通信设施。
每天凌晨她们要背着20斤的工具,翻越雪岭,再钻入深井去检修通信设施。随着2025年春运启动和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临近,铁路部门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间增开了多趟哈铁动车组列车,于静淼和同事的检修频次从以前的90天一次增至30天一次。
“刚上班那会,以为检修通信设备是份轻松的工作,无非就是每天沿着光缆线路走一圈,但是没有想到每天干的竟是‘丛林探险’。
于静淼和同事只能戴着头灯,沿着满是积雪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检修地点。1.5公里的山路,步行需要整整40分钟。“一趟下来鞋里全是雪,脚冻得发麻。
”张月指着腿上细密的绑腿布条笑着说,她白皙的脸上冻出了两块红脸蛋儿。每次检修有4人,29
外出作业时,她会多带一个小包,里面夏天装着防蚊虫的药,冬天则换成了“暖宝宝”。随着生态好转,张广才岭上野生动物增多。
”于静淼说,为保障人身安全,单位还派了一组男子检修队随行,一起爬到山上。男同事负责爬塔检修,她们下井作业。有人称这群通信工是“通信马里奥”。
他和我们一样,经常下井。”于静淼说。高铁动车组间的通信依靠光缆,这些光缆设备装设在深度近3米的井中。
每到冬天,她就主动承担下井作业任务,因此被称为“大胆儿”。井下漆黑一片,于静淼拧亮头灯沿梯而下,四周挂着手臂粗的黑色线缆。
与此同时,其他两位同事正在井上机械室内测试光缆。“‘大胆儿’,蓝管的9号光纤衰耗过大,需要处理。”于静淼胸前的对讲机里传来同事的声音。不一会儿,张月用绳索从井上递下来光缆熔接设备。“光纤细,再加上井中光线不好,咱们不可以戴手套,全靠手指的触觉来作业。
她用刀子麻利地给光缆剥皮、切割,又将头灯拧到最亮,裸着手,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两根亮晶晶光缆丝放进熔接机的凹槽中。几十秒后,绿灯亮起。爬回地面,于静淼一坐在雪地里,大口呼吸着寒冷而新鲜的空气。
哈尔滨亚冬会揭幕以来,在亚布力高山滑雪项目的雪道上,总能见到一位身姿矫健的女士正在专注地滑行视察线路。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角色,在周媛身上却奇妙交融,勾勒出一段充满热爱与梦想的别样人生轨迹。周媛从小就对体育展现出浓厚兴趣。
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荣获全国青少年滑雪小回旋冠军。这块奖牌,是她体育生涯的荣誉,更是她追逐冰雪梦想的起点。1998年,退伍后的周媛被分配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启了客运服务工作的新征程。
动的发展。她常利用休息时间,在家里认真学习高山滑雪技巧和国际赛事规则的更新变化,还反复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2021年,周媛做出考取高山滑雪裁判等级证书的决定。
此后,她热情参加国际雪联(FIS)举办的多项赛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2024年的第14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都能看到她作为裁判员的身影。如今,在自己家乡举办的亚冬会上,周媛再次以裁判的身份出现在赛场。
此次亚冬会执裁,对工作的细致程度、精确性、及时性和全面准确性都提出了高要求。
“山上的风特别大,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每一次呼吸都感觉鼻腔被冻住了。我们既要全副武装抵御严寒,又要保证身体的灵活性,不影响工作。”周媛说。参与此次亚冬会执裁工作,周媛心中充满骄傲与自豪,“北京冬奥会的执裁经历,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我会全力以赴完成执裁工作,让运动员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现实力,为亚洲冰雪运动的交流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报哈尔滨2月9日电)黑龙江日报
亚冬会赛事指定车站内,设立售票专用窗口、专用候车区域,进出站专用流线标识鲜明;
车站、列车上,身着冰雪元素制服的服务团队集体亮相,装点最美冰雪风景线……为积极做出响应亚冬会盛事,确保运动员与游客的顺畅出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深入践行高效服务理念,以升级站车基础设施为基石,加速科技装备的部署应用,全面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并不停地改进革新服务模式与内容。
同时,注重旅行品质的提升,让每一位游客不仅能高效抵达,更能享受舒适、美好的旅程体验,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及哈尔滨城市魅力的展现增添强劲动力。新服务 装点最美风景线
亚冬会启幕,自冰上项目精彩纷呈的哈尔滨城区,到200余公里外的雪上项目竞技场亚布力滑雪场,铁路运输是至关重要一环。
自哈尔滨站北广场步入候车大厅,通过专用进站通道,很快就来到了为亚冬会特别设置的候车区域,专区内结合实际划分为三个区域,供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等分区候车。
在运动员候车专区服务台,为运动员提供的便民服务箱,备有口罩、针线包、消毒湿巾等常用物品,同时配置了救护一体机和微型救护站,全方位保障运动员出行需求。
踏上前往亚布力的列车,身着融合冰雪灵韵新款制服的乘务员们,以温暖的微笑迎接每一位乘客,她们既展现出干练专业的风采,又不失细腻入微的温情。
为确保亚冬会运输期间的优质服务,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组建了百人专职服务团队,经过专业全面培训,业务知识和服务能力素养得到逐步提升,在做好专业服务的同时,当好大美龙江宣传使者,以最美的姿态为亚冬会助力。
新制服彰显风采,新服务以专业铸就卓越,列车布置更是将人性化关怀与亚冬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尔滨至亚布力西站的高铁动车组列车被浓厚的亚冬会氛围所萦绕,吉祥物“滨滨”与“妮妮”的活泼形象为旅程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这一系列周到而全面的服务举措,为旅客的亚冬会之旅平添了许多的温馨与便捷。为确保亚冬会运输期间的优质服务,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更在冰雪旅游热潮中推出了创新服务举措。
如今,冰雪旅拍成为备受追捧的“出圈新宠”,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依托铁路站车资源,串联起“魔法车站”哈尔滨站、“城堡小站”亚布力南站等网红车站,开行冰雪旅拍主题旅客列车,成立摄影、化妆旅拍团队,为旅客免费提供旅拍服务,助力游客畅游龙江。
1月20日11时5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由哈尔滨开往亚布力西站的D8003次列车准时启程,标志着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铁路亚冬专线的全面启动。
在亚冬会运输期间,两组CR400BF-GS复兴号高寒智能型动车组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担当亚冬会运输任务。
亚冬专线作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为保障哈尔滨亚冬会专门制定的运输方案,其细节之处尽显周到。
与此同时,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还精心安排,经停亚布力西站的高铁列车增开至51列,赛事区域间的高铁列车开行频次极高,最短间隔仅7分钟便有一趟高铁列车开行,列车运行最快时间更是缩短至1小时2分。此外,经停亚布力站的普速列车也增开至12列,为赛事运输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确保了亚冬会期间交通运输的顺畅与高效。运力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护航也周全细致。
针对接触网结冰导致电力机车无法行驶的问题,采取了油电混合牵引方式,确保列车开行无阻。
投入自主研发的融冰除雪装置,对GCX—1000K型除雪车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动车组空调系统、电暖器、伴热系统等进行了防寒防冻整治,提高了故障处置效率,确保了动车组的使用功能良好。新车站 旅客容纳量是原来的3倍
到达亚布力西站,映入眼帘的是设计感十足的站房和候车室。“雪浪银花,素裹峰峦”,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与实用性,又融入了自然元素和文化内涵。全新的车站,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热情地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2024年4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陆续启动亚布力西站站房改造、亚布力南站设施改造、亚布力站设备更新、苇河至亚布力南站铁路电气化改造等6项铁路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并于同年10月27日,亚冬会铁路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全部竣工,为亚冬会交通运输提供重要保障。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2024年10月,焕然一新的亚布力南站正式投入运营。
由哈尔滨站始发的旅客列车抵达亚布力南站,运行时间2小时15分,较以往压缩一小时以上。亚布力南站距离亚布力滑雪场仅有500米,是国内距离滑雪场最近的火车站之一。2024年10月13日,历经180天的扩建改造后,亚布力西站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扩建工程将站房面积由原来的1400余平方米扩大至3600余平方米,容纳旅客量是原来的3倍,逐步提升了车站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亚布力西站改造工程对外立面和内部装修进行整体提升,扩大站房规模,升级出站通廊,接入嵌入式泛光照明。
亚冬会运输期间,一条安检通道专供运动员使用,商务候车室为运动员专用候车区域,以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确保运动员们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候车体验。亚冬会专用通道 便捷乘车新体验
为方便参赛运动员、赛事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记者高效出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建立服务保障机制。
同时,这些车站还配备了专用的候车区域,为有关人员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此外,为保障人员流动的顺畅与安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还精心设置了进出站的专用流线,有很大成效避免了人流交叉,提升了通行效率。
铁路部门专职服务团队,身穿具有亚冬会冰雪元素的全新制服,展示了专业形象。
裙上的雪花刺绣与冰雪运动的主题相呼应,蓝色系毛呢外套象征广阔的天空与深邃的大海,寓意着开放与包容。白色毛领的深蓝斗篷既方便保暖又灵动活泼。新制服的中式盘扣设计不仅兼具实用功能与装饰作用,更是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领口处巧妙融入祥云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和谐美满,表达着对亚冬会的美好祝愿。编辑: